2024年廣東省公務員考試行測題庫優選999+題(493-495)


廣東公務員考試行測科目經過多年的發展變化,考試內容日趨穩定,已經形成了完整、系統的體系。試題涉及知識面廣泛,考查的知識點繁多,包括政治、歷史、科技、人文、法律、數學、邏輯等眾多學科的內容。廣東省考競爭激烈,行測100題,90分鐘答題時間,這就需要我們在答題時提高速度,拔高正確率。需要備考公共筆試科目的考生可借鑒參考2024年廣東公務員考試用書(點擊訂購)復習。下面,小編整理了近幾年廣東省考行測的題型題量,如下表所示:
2019—2022年廣東省公務員考試《行測》題型題量分布統計表
題型分類 | 題型分布 | 2022廣東省考 | 2021廣東省考 | 2020廣東省考 | 2019廣東省考 | 2019深圳市考 |
常識 | 常識判斷 | 15 | 15 | 15 | 15 | 20 |
言語理解和表達 | 邏輯填空 | 5 | 10 | 10 | 10 | 10 |
片段閱讀 | 5 | 5 | 5 | 5 | 11 | |
語句表達 | 0 | 0 | 0 | 0 | 9 | |
數量關系 | 數字推理 | 5 | 5 | 5 | 5 | 5 |
數學運算 | 10 | 10 | 10 | 10 | 10 | |
判斷推理 | 圖形推理 | 10 | 10 | 10 | 10 | 5 |
事件排序 | 0 | 0 | 0 | 0 | 5 | |
類比推理 | 5 | 10 | 5 | 5 | 0 | |
邏輯判斷 | 10 | 10 | 15 | 15 | 10 | |
演繹推理 | 10 | 10 | 0 | 0 | 0 | |
科學推理 | 10 | 0 | 10 | 10 | 0 | |
資料分析 | 資料分析 | 15 | 15 | 15 | 15 | 15 |
合計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接下來開始練習!
1.1993年以來,全世界至少有上百個國家程度不同地開展了反腐敗運動。它們采取了健全各項法律制度、強化輿論和行政監督,加強對官員職業道德教育等措施。有些國家還設立了專門的反貪機構。國際上還建有全球性的廉政組織,聯手反貪防腐。
這段話直接支持了這樣一個論點,即( )。
A.貪污腐敗是一種國際化現象
B.近年來,各國加大了反貪反腐的力度
C.反貪防腐是各國政治的主要課題
D.近年來,貪污腐敗現象在各國得到了抑制
2.事實上從九十年代開始,綠色經濟的研究者就預言,按照著名的康德拉吉耶夫經濟長波理論或熊彼特創新周期理論,在以信息技術革命為內容的第五次創新長波之后,即將來臨的是以資源生產被革命特征的第六次創新長波,而這個長波的意義就是開創以低碳能源為特征的生態經濟新時代,哥本哈根國際氣候會議將會實質地啟動這個綠色經濟的新長波,并到2020年進入高潮,不管哥本哈根會議的具體結果如何,世界肯定將走低碳經濟的綠色發展道路。
這段文字主要在說明哥本哈根國際氣候會議的( )。
A.理論基礎
B.時代背景
C.重要意義
D.前景展望
3.目前,我國雖然與許多發達國家簽有雙邊貿易協定,但是中國的出口仍然成為各種歧視貿易措施的目標,仍然面對著各種歧視性數量限制、選擇性保障措施,以及建立在歧視性標準基礎上的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
這段話主要說明了( )。
A.針對各種歧視性貿易,我們應該制定各種保障措施
B.中國的出口,應避免成為各種歧視性措施的目標
C.面對種種歧視性的措施,我們也不得不建立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
D.許多發達國家仍針對中國的出口產品制定種種具有歧視性的貿易措施
廣東公務員考試參考與解析
1.答案: B
解析:
由提問可知本題屬于表面主旨題。
材料首先指出全世界上百個國家開展了反腐敗運動,接下來例舉反腐敗的措施。由“健全”、“強化”、“加強”等詞可以判斷出反貪反腐的力度比以往要更大。B項表述最符合文意。
A項沒有抓住材料的主體詞“反貪反腐”,不合題干要求;C項“主要課題”在材料中缺乏依據;材料只是說反貪反腐的措施,沒有提到反貪反腐的效果,因此排除D項。
故正確答案為B。
2.答案:C
解析:
據提問可知此題為表面主旨題。
文段首先用一個綠色經濟的研究者預言引出“哥本哈根國際氣候會議”這個主體,然后說明會議的重要意義,C項符合題意。
A項斷章取義,文段中提及的“康德拉吉耶夫經濟長波理論或熊彼特創新周期理論”只是預言第六次長波即將到來的理論基礎,并不是會議的理論基礎;B項理解錯誤,文段前半部分只是綠色經濟研究者的一個預言,并不是會議的時代背景;D項文中雖有提及但不是文段重點。故正確答案為C。
3.答案:D
解析:
據提問可知本題屬于表面主旨題。
文段先說我國與許多發達國家簽有雙邊貿易協定,然后以“但是”作轉折,指出我國的出口依然受到這些國家的諸多歧視性貿易措施的影響。轉折后的部分是文段所強調的內容,即許多發達國家仍針對中國的出口產品制定種種具有歧視性的貿易措施,故正確答案為D。
A、B、C項都是我國針對外國的歧視性貿易措施應該采取的對策,在文段中均沒有體現,屬過度推測,應排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