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廣東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考生回憶版)

節選第2題、今年3月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的審議,要求廣東在構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國前列。
廣東,40年前成為改革開放的“橋頭堡”和“突破口”,如今借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歷史機遇,持續釋放人才“引力波”。在眾多人才數據統計中,成績斐然。黨的十八大以來,累計到粵工作的港澳臺人才115萬人次,位居全國首位,廣東一躍成為港澳臺人才總量最大、創新創業最為活躍的區域。據不完全統計,廣東留學回國華僑華人專業人士約5.8萬人,創辦企業3000多家,為廣東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中國區域國際人才競爭力報告(2017)》藍皮書顯示,廣東成為引進外國專家最多的省份,并在國際人才創新方面表現最佳。黨的十八大以來,累計到粵工作的外國人才75萬人次,居中國內地首位。“靚麗”的數據不僅體現在數量上,更反映在質量上。近年來,廣東累計引進高層次海外人才5.8萬人,其中諾貝爾獎獲得者、發達國家院士、終身教授等143人,入選中央“外專千人計劃”19人……
近年來,廣東圍繞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人才強省戰略,先后出臺系列舉措吸引高層次人才。2017年初,廣東又出臺了《廣東省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給予青年拔尖人才每人50萬元生活補貼。為破解制約廣東青年人才創新發展的問題,助力打造南粵青年創新人才高地,同年12月廣東出臺了《關于加快新時代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將廣東在站博士后的生活補貼資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15萬元,同時,博士畢業生和在站博士后可直接申報副高以上職稱。
在各項人才政策的吸引下,廣東正在形成一種“磁場效應”,海內外高層次人才紛紛涌來。人才是第一資源,人才“磁場效應”帶來的是廣東創新能力的“井噴”。
今年2月,《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17)》對外發布,廣東區域創新綜合能力首次排名全國第一。在5個一級指標中,廣東有3個位居全國第一,分別是企業創新、創新環境和創新績效。據統計,截至目前,廣東省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總量達3.3萬家左右。毋庸置疑,“廣東創新”已成為一張閃亮的“世界名片”。
廣東將研究更具創新力、更具吸引力的政策,持續通過打造高端平臺來集聚人才,繼續做好配套服務,提供良好的人居環境和創新所需要的中介服務?梢灶A見今后幾年,廣東將形成更加吸引人才的良好環境,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